|
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,社交媒体成为新的舆论阵地,近日,一位小鹏P7车主在某社交平台上曝光“小鹏P7多次全车断电”,其表示自己驾驶的小鹏P7在近一个月内发生了两次全车断电、车辆离线的情况,其中一次还是在高速驾驶过程中发生。因为车主提及小鹏方的回收方案需要其承担车辆14万差价,在网络上引起不少争议。
笔者找到了当事人了解了事件详细情况。据当事人透露,3月10日,陈先生驾车自北京前往黑龙江途中,车辆出现动力保护性受限,仪表提示动力电池及电动系统故障。小鹏汽车方面400远程指引陈先生应急处理后,建议安排拖车回店检测,以确定故障原因,排除后续用车风险,陈先生也表示会自行到店检测。其后,当事人多次联系陈先生,建议其立即前往就近门店进行检测和维修,并主动提供免费拖车服务和返京的机票费用,陈先生均未接受。 4月7日,陈先生车辆在充电过程结束后,出现无法启动情况。当事人第一时间提供免费拖车服务将车辆运抵客户指定门店。
据小编了解到,目前,陈先生尚未同意就其车辆问题进行进一步检测,并先后提出免费更换全新P7鹏翼门版或同款新车以及高额现金赔付作为先决协商条件。协商过程中确实沟通过车辆回收的估值,但是小鹏方面并没有强迫陈先生置换并支付差价(14 万元),并将此作为最终解决方案。
小鹏售后人员也表示:对于陈先生车辆的问题,一定依法履行对车辆的质保责任,根据三包法和保修手册对车辆进行进一步检测,判定故障并通过修理、更换排除故障,确保陈先生的用车安全。 希望陈先生可以配合检测及车辆故障排除,并理性的提出个人诉求。
小编相信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,不少车主对于事故的立场,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。但在事故发生后依然保持自己的执着,不去配合厂家的调查、维修工作,这种做法只会耽误事情处理进度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