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上海物管人经受“抗疫”大考,日行3万步,体力超负荷
“你不知道下次手机铃声响起,要面对的是什么问题。”在上海,这是许多物业人面临的真实现状。
当下,上海疫情出现向好发展的走势,风险人群中发现的阳性感染者比例,呈现下降趋势;但严峻形势依然不可忽视,近两日,上海单日新增的本土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,仍超两万例。今日起至21日,封控区每天要进行1次核酸检测。
在做好抗疫工作的同时,如何保障这座城市近2500万人的生活,成为这场“战斗”的重中之重。如何在物资送至各个小区后、突破最后一百米的距离、维持居民生活的正常运转,部分责任落到了上海物业人肩上。
记者采访了解到,许多物业公司在遭遇疫情后,传统的工作模式被打破,人员必须重新分配,一些此前不属于自身工作范畴的事情,此时也必须一手挑起。住户身体不适、家里没菜、宠物生病、药物紧缺、老人需照顾,成为经常要解决的事件。
“心理压力肯定是有的,身体也在超负荷运转。”有物业人称。最大的挑战则是,处理各种突发状况:小区突然出现阳性病例、居民急需药物、老人小孩与家人分隔......这都需要物业快速反应,拿出相应的解决方案,容不得半点犹豫和推脱。
人员紧张超负荷运转
当物业公司遭遇疫情冲击,原有的人员配置和工作模式不再适用;许多从业者的工作强度,也超乎一般人想象。
3月27日,上海宣布以黄浦江为界,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;封控区域内,住宅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。但实际上,一些物业公司的所辖小区,从3月上旬便进入了封闭管理状态,变化与挑战也接踵而来。
首先,面临动辄上千户的小区,物业的人力如何分配?员工生活如何保障?
据龙湖方面人士透露,物业接到防疫任务后,对现有员工分岗位进行了盘点,并在内部发起志愿者招募,召集中台员工一起参与社区服务,一线员工也加入志愿者行列。
具体而言,原来的秩序门岗、巡逻岗、机动岗统一整合编新岗位,包括快递总控岗、快递派发岗等,前者负责人员登记、安排派发,后者根据点位送货并反馈。原来的管家,对客回复答疑;原来的主管,则统一总控协调、与居委对接。
“收到封控信息后,我们第一时间检查了防疫物资的储备,检查员工后勤保障的情况,并根据疫情管控要求,将所有休假和住在项目外的员工召集回来,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进行人力部署。”海伦堡物业华东区域总经理骆人海称。
许多物业人“有家不能回”。睡觉的地方,是临时拼凑起来的,地板、沙发、大通铺,六七人挤在原本一个人住的宿舍。还有的社区,建起集装箱宿舍、装上简易厕所,满足留守人员日常需求;一些项目整理出会议室、铺上床垫,为员工提供“临时休息区”。
在这种简陋的环境下,物业人开启了高强度工作。据海伦堡物业称,疫情爆发以来,公司华东区域全天24小时无休,实行人员轮岗制为业主提供服务。“公司在上海主要有三个项目,121名员工在一线,上班时间提前,下班时间延后,每天只能睡五六小时。”
上海·海伦堡爱ME城市的项目经理,和同事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中,协助医护做核酸、维持小区秩序、挨家挨户收垃圾、配送物资和药品.....休息时往往已是凌晨两三点,遇上紧急事情则要通宵完成,实在困了累了,就在办公室沙发上休息一会。
即便如此,人员紧缺依然是物业面临的普遍问题。有上海一物业经理对记者透露,因为部分员工被隔离在家里,项目上能干活的物业管理人员只有十个,除了保安维持秩序、保洁负责垃圾清运外,其他事情只有七八个管理人员来做,人手非常有限。
|
|